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实验室团队牵头获批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日期:2025-03-24 阅览

刘艳峰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指南及“揭榜挂帅”榜单项目,实验室能源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刘艳峰教授牵头的“地域气候适应性建筑热工设计与构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380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经费1900万元。

针对我国现行建筑热工设计原理与方法体系主体源自上世纪中叶前苏联,与我国地域多元化气候、多样化建筑运行模式适配性低,无法满足新时期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紧迫性需求的问题,该项目以构建适用于干热干冷、高海拔寒冷、湿热湿冷、炎热潮湿等我国典型气候区的建筑热工设计新原理与新方法为核心目标,通过科学化整编建筑围护结构构造方式并进行验证、性能提升和新构造研发,构建不同地域气候和供暖空调运行模式下的建筑围护结构构造体系,建立各地区适宜的建筑热工设计标准,为修编我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做好指导工作。

项目依托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联合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侨大学、中原工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我国从事建筑热工与节能领域的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项目预期将实现对我国建筑本体节能性的地域差异化提升,全面推进我国全域绿色建筑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行业重点工作,助力建筑领域早日落实碳中和任务。


王莹莹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重点专项(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立项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实验室能源利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莹莹教授牵头的“丝路沿线气候适宜性低碳太阳能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批立项。

该项目面向中乌两国低碳建筑发展的共同需求,立足丝路沿线地域气候特征、能源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聚焦低碳建筑人居环境提升的目标,以丝路沿线干热干冷气候区“低碳建材研发与热物性参数体系-围护结构自调节关键部品-太阳能建筑复合围护结构体系-主动式低成本太阳能供能系统”为全链条研究思路,拟构建丝路沿线气候适宜性低碳太阳能建筑关键技术体系,并进行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双方在低碳建筑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的科技合作与成果互享。

该项目所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间联合研发项目—可再生能源方向,中方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参与单位,乌方由撒马尔罕国立大学作为项目外方承担单位。该项目是“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陕西省绿色建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重要科技成果,体现了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能力的日益提升。


来源|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能源利用研究中心

编辑|任婉榕

校对|邓新梅

审核|胡伟 陶毅